• 首  页
  • 通知公告
  • 行业工作
  • 职业培训
  • 行业动态
  • 展览论坛
  • 《清洁》杂志
  • 国际交流
  • 解决方案
  • 清洁技术
  • 行业专家
  • 行业推优
  • 政策标准
  • 产品备案公示
  • 下载专区
  • 品牌展播
首  页 >> 《清洁》杂志 >> 浏览文章

客舱清洁工 幕后“美容师”

发布时间:2016-06-22 来源: 点击率:

在限时7分钟的过站清洁中,客舱“美容师”们不仅要清洁看得见的场地、清除垃圾,看得见却够不着的犄角旮旯更是不能放过。齐小兵/摄

  他们是飞机客舱的“美容师”,当旅客提着行李走进客舱时,“美容师”们早已将上一个航段旅客留下的大包小包的垃圾提下飞机,将每一个角落的污垢擦净。当飞机停靠廊桥、旅客下机后,正是这些“美容师”——客舱清洁工最忙碌的时候,他们要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客舱保洁,确保航班准点。旅客们几乎看不到保洁员的身影,却在旅途全程享用着他们在幕后争分夺秒的工作效果。

  每天上下飞机五十来趟

  今年的暑运高峰即将来临,这是客舱清洁工姚玉兰在中联航度过的第9个暑运。9年来,姚玉兰几乎每天要上下飞机五十来趟,和同事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过站飞机的客舱保洁。

  众所周知,乘坐飞机的旅客有些会出现呕吐等不适症状,这些呕吐物都需要清洁工来完成保洁。说起这些,姚玉兰轻松地笑了,她说:“这是我们的工作,必须要做的,慢慢地习惯就好了。”不过在9年前,当姚玉兰第一次走上飞机,遇到这种事情时并没有这样的轻松。她回忆说:“那会儿心里确实有些翻江倒海,但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好在有老员工告诉我们诀窍,让我们戴上手套,用毛巾把那些呕吐物裹出来,然后再用清水一杯一杯地往里面倒水,把脏东西慢慢冲走。”姚玉兰说,飞机卫生间的马桶下水道、洗手池下水道都很窄,不能用水直接冲,否则容易堵塞管道,所以只能用水杯一杯一杯往里倒水。

  中联航综管部站坪分部高级经理王明生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中联航的客舱清洁工共有69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女士。刘玉兰用“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比较能吃苦”概括自己为何能坚持9年,而王明生则认为手下的这些“兵”个个都“爱岗敬业”,他说:“确实挺难的,有时候他们下班累得晚上回家都吃不进饭,要不是真的看重这份工作,恐怕很难坚持。”

  过站清洁须7分钟内完成

  在客舱清洁工们眼中,比呕吐物更不好清洁的是那些看得见却够不着的犄角旮旯。王明生介绍说,客舱清洁包括航班过站清洁和航后的深度清洁,“过站清洁要求必须在7分钟之内完成,所以除了使用常用的清洁工具,清洁工自己还发明了不少小工具。”牙签套薄布、筷子套抹布等工具就是清洁工们的“小发明”。

  清洁工韩敏介绍说,客舱的空间比较狭窄,好多地方用手根本够不到,“比如座椅,尤其是里侧座椅下面的旮旯那儿的污垢,用大抹布根本擦不着,手又伸不下去,只能用筷子去够。再比如杯托,边缘也会有污垢,这就得用更细的牙签套薄布去擦。”

  客舱的深度清洁是客舱清洁工工作的重点,按照中联航的相关工作守则,飞机飞行18天后必须进行深度清洁,每次清洁时间至少四个小时。深度清洁工作量巨大,除了这些细小的清洁,还需要大面积保洁,比如擦洗空调出风口、舷窗、更换地毯、更换座椅套等等。

  更换机舱地毯得用钳子拽

  中联航的客舱清洁工中有12名男士,张国银是其中一员。6年前,张国银是中联航第一位男性客舱清洁工,如果说女同事们干的大多数是细致的清洁,那么张国银和男士们干的大多是重体力活。王明生说:“刚开始没想着招男性清洁工,后来好多体力活儿女士们根本没劲儿,比如更换机舱地毯就得男同事来做。”

  原来客舱内的地毯大多用强力双面胶固定,这可比普通双面胶粘得厉害多了,用手根本扯不下来,得用钳子拉着地毯一角使劲拽。张国银说,中联航每架飞机总共有43块地毯,每块地毯10公斤,“更换这些地毯全都得用上钳子,这一趟下来别说是夏天,冬天出汗出得都能湿了后背。”

  除了更换地毯外,深度清洁还有特别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更换座椅套。为了使飞机客舱整齐,客舱座椅套几乎都是可丁可卯地绷在座椅上,所以无论是拆套还是装套都十分不容易。更换座椅往往需要两个人配合完成,一个人将座椅海绵压扁,另一个人套套,王国银说:“飞机有186个座位,全换一遍下来手上往往被拉好几道口子。”

分享至:
通知公告
  • 关于开展内审员培训-售后服务管理师的通知
  • “清洁工程运维师”授权实操培训基地合作
  • 关于举办首期“清洁工程运维师” 培训考评
  • 关于设立“清洁工程运维师” 实操基地的通
  • 关于开展“清洁工程运维师”教程录制 暨授
  • 关于组建“清洁与维护创新技术课题组”的通
行业工作
  • 清洁产品流通管理规范与供应链认证————
  • 售后服务管理师培训及体系运用 9月24日 下
  • 关于举办 “清洁工程运维师” 培训考评的通
  • “CCIS4000人员能力评价暨清洁工程运维师宣
  • 海陆一体化!合作期16年北海海城环卫PPP项
  • 参编征集 |《清洁环卫环境行业品牌建设评价
  • 垃圾热解炉应用场景解读
  • 社区信息采集服务专业能力评价 | 积极推进
品牌展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英文版 | 会议室

清洁清洗行业CEO群 117043101  清洁清洗净化技术交流群 117062738  电话:86-010-68470878  传真:86-010-68434104  邮编:100048  邮箱:cpccsc@126.com
版权所有 @ 2009-2012 中国清洁网

客舱清洁工 幕后“美容师”

在限时7分钟的过站清洁中,客舱“美容师”们不仅要清洁看得见的场地、清除垃圾,看得见却够不着的犄角旮旯更是不能放过。齐小兵/摄

  他们是飞机客舱的“美容师”,当旅客提着行李走进客舱时,“美容师”们早已将上一个航段旅客留下的大包小包的垃圾提下飞机,将每一个角落的污垢擦净。当飞机停靠廊桥、旅客下机后,正是这些“美容师”——客舱清洁工最忙碌的时候,他们要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客舱保洁,确保航班准点。旅客们几乎看不到保洁员的身影,却在旅途全程享用着他们在幕后争分夺秒的工作效果。

  每天上下飞机五十来趟

  今年的暑运高峰即将来临,这是客舱清洁工姚玉兰在中联航度过的第9个暑运。9年来,姚玉兰几乎每天要上下飞机五十来趟,和同事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过站飞机的客舱保洁。

  众所周知,乘坐飞机的旅客有些会出现呕吐等不适症状,这些呕吐物都需要清洁工来完成保洁。说起这些,姚玉兰轻松地笑了,她说:“这是我们的工作,必须要做的,慢慢地习惯就好了。”不过在9年前,当姚玉兰第一次走上飞机,遇到这种事情时并没有这样的轻松。她回忆说:“那会儿心里确实有些翻江倒海,但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好在有老员工告诉我们诀窍,让我们戴上手套,用毛巾把那些呕吐物裹出来,然后再用清水一杯一杯地往里面倒水,把脏东西慢慢冲走。”姚玉兰说,飞机卫生间的马桶下水道、洗手池下水道都很窄,不能用水直接冲,否则容易堵塞管道,所以只能用水杯一杯一杯往里倒水。

  中联航综管部站坪分部高级经理王明生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中联航的客舱清洁工共有69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女士。刘玉兰用“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比较能吃苦”概括自己为何能坚持9年,而王明生则认为手下的这些“兵”个个都“爱岗敬业”,他说:“确实挺难的,有时候他们下班累得晚上回家都吃不进饭,要不是真的看重这份工作,恐怕很难坚持。”

  过站清洁须7分钟内完成

  在客舱清洁工们眼中,比呕吐物更不好清洁的是那些看得见却够不着的犄角旮旯。王明生介绍说,客舱清洁包括航班过站清洁和航后的深度清洁,“过站清洁要求必须在7分钟之内完成,所以除了使用常用的清洁工具,清洁工自己还发明了不少小工具。”牙签套薄布、筷子套抹布等工具就是清洁工们的“小发明”。

  清洁工韩敏介绍说,客舱的空间比较狭窄,好多地方用手根本够不到,“比如座椅,尤其是里侧座椅下面的旮旯那儿的污垢,用大抹布根本擦不着,手又伸不下去,只能用筷子去够。再比如杯托,边缘也会有污垢,这就得用更细的牙签套薄布去擦。”

  客舱的深度清洁是客舱清洁工工作的重点,按照中联航的相关工作守则,飞机飞行18天后必须进行深度清洁,每次清洁时间至少四个小时。深度清洁工作量巨大,除了这些细小的清洁,还需要大面积保洁,比如擦洗空调出风口、舷窗、更换地毯、更换座椅套等等。

  更换机舱地毯得用钳子拽

  中联航的客舱清洁工中有12名男士,张国银是其中一员。6年前,张国银是中联航第一位男性客舱清洁工,如果说女同事们干的大多数是细致的清洁,那么张国银和男士们干的大多是重体力活。王明生说:“刚开始没想着招男性清洁工,后来好多体力活儿女士们根本没劲儿,比如更换机舱地毯就得男同事来做。”

  原来客舱内的地毯大多用强力双面胶固定,这可比普通双面胶粘得厉害多了,用手根本扯不下来,得用钳子拉着地毯一角使劲拽。张国银说,中联航每架飞机总共有43块地毯,每块地毯10公斤,“更换这些地毯全都得用上钳子,这一趟下来别说是夏天,冬天出汗出得都能湿了后背。”

  除了更换地毯外,深度清洁还有特别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更换座椅套。为了使飞机客舱整齐,客舱座椅套几乎都是可丁可卯地绷在座椅上,所以无论是拆套还是装套都十分不容易。更换座椅往往需要两个人配合完成,一个人将座椅海绵压扁,另一个人套套,王国银说:“飞机有186个座位,全换一遍下来手上往往被拉好几道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