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通知公告
  • 行业工作
  • 职业培训
  • 行业动态
  • 展览论坛
  • 《清洁》杂志
  • 国际交流
  • 解决方案
  • 清洁技术
  • 行业专家
  • 行业推优
  • 政策标准
  • 产品备案公示
  • 下载专区
  • 品牌展播
首  页 >> 《清洁》杂志 >> 浏览文章

让环卫工人工作生活更有保障和尊严

发布时间:2016-12-09 来源: 点击率:

作为“城市的美容师”,环卫工人为建设美丽城市作出了巨大贡献。长期以来,他们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和保障水平与其辛苦付出严重不相符。12月7日,在省政协“环卫工人的权益保障问题”月度协商座谈会上,部分省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为加强环卫工人权益保障鼓与呼。

  加强环卫工人权益保障,建立与完善相应制度是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一些地区在保障环卫工人权益上有好的做法,但没有以政策和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邱立明委员认为,我省应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如探索建立定期免费健康体检制度,完善工伤和意外伤害保险与救助制度,完善劳动保护制度,建立特困救助制度等,切实保障环卫工人的生命健康权益。

  “目前省内仍有部分一线环卫工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五险一金’,意外风险很高。”鲍鹏飞委员建议,应努力完善环卫工人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健全各项保障机制,建立环卫工人援助中心,设立救助基金。同时,积极研究出台我省环卫作业人员安全保障条例,为环卫工人维权提供法律支撑。

  “要把保障环卫工人合法权益纳入法治轨道,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刘琳娜委员认为,目前阶段应加大对国家住建部等七部委2012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保障环卫行业职工合法权益的意见》的执行力度,重点加大对环卫行业用工和工资福利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加大环卫工人权益保障投入,消除体制内外收入差异,切实提高环卫工人待遇,是解决环卫工人权益保障问题的有效路径。

  刘野委员认为,我省环卫工人普遍面临着收入低、地位低、保障低的现状。“三低”造成了环卫系统招工难、老职工多、后继乏人的现状。“环卫事业的公益性决定了解决问题只能靠政府下定决心和加大投入。”他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各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带动社会参与,共同办好我省的环卫事业。

  “一线环卫工人八成以上是临时工,工资水平仅是在编职工的1/3,体制内外差异巨大。”刘明委员建议,应进一步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消除双轨制的身份歧视,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让岗位工资回归内在价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工同酬。

  “以沈阳为例,环卫工人在岗工资仅为社会平均工资的四成左右,收入明显偏低。”张梅委员建议,应建立环卫工人工资福利待遇正常增长保障机制,切实提高一线环卫工人工资待遇。同时,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开展普惠服务,让环卫工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民革党员张忠伟认为,事业发展经费投入不足,将长期影响环卫工人的权益。他建议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提高环卫工人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除了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外,何永昌委员建议,在国家层面设立“环卫工人节”,提高社会认知度,形成尊敬环卫工人、尊重环卫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应当给环卫工人配备警示灯等设备,在其作业后方一定距离外设置警示标志,保证工作安全。

分享至:
通知公告
  • 关于开展内审员培训-售后服务管理师的通知
  • “清洁工程运维师”授权实操培训基地合作
  • 关于举办首期“清洁工程运维师” 培训考评
  • 关于设立“清洁工程运维师” 实操基地的通
  • 关于开展“清洁工程运维师”教程录制 暨授
  • 关于组建“清洁与维护创新技术课题组”的通
行业工作
  • 清洁产品流通管理规范与供应链认证————
  • 售后服务管理师培训及体系运用 9月24日 下
  • 关于举办 “清洁工程运维师” 培训考评的通
  • “CCIS4000人员能力评价暨清洁工程运维师宣
  • 海陆一体化!合作期16年北海海城环卫PPP项
  • 参编征集 |《清洁环卫环境行业品牌建设评价
  • 垃圾热解炉应用场景解读
  • 社区信息采集服务专业能力评价 | 积极推进
品牌展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英文版 | 会议室

清洁清洗行业CEO群 117043101  清洁清洗净化技术交流群 117062738  电话:86-010-68470878  传真:86-010-68434104  邮编:100048  邮箱:cpccsc@126.com
版权所有 @ 2009-2012 中国清洁网

让环卫工人工作生活更有保障和尊严

作为“城市的美容师”,环卫工人为建设美丽城市作出了巨大贡献。长期以来,他们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和保障水平与其辛苦付出严重不相符。12月7日,在省政协“环卫工人的权益保障问题”月度协商座谈会上,部分省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为加强环卫工人权益保障鼓与呼。

  加强环卫工人权益保障,建立与完善相应制度是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一些地区在保障环卫工人权益上有好的做法,但没有以政策和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邱立明委员认为,我省应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如探索建立定期免费健康体检制度,完善工伤和意外伤害保险与救助制度,完善劳动保护制度,建立特困救助制度等,切实保障环卫工人的生命健康权益。

  “目前省内仍有部分一线环卫工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五险一金’,意外风险很高。”鲍鹏飞委员建议,应努力完善环卫工人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健全各项保障机制,建立环卫工人援助中心,设立救助基金。同时,积极研究出台我省环卫作业人员安全保障条例,为环卫工人维权提供法律支撑。

  “要把保障环卫工人合法权益纳入法治轨道,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刘琳娜委员认为,目前阶段应加大对国家住建部等七部委2012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保障环卫行业职工合法权益的意见》的执行力度,重点加大对环卫行业用工和工资福利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加大环卫工人权益保障投入,消除体制内外收入差异,切实提高环卫工人待遇,是解决环卫工人权益保障问题的有效路径。

  刘野委员认为,我省环卫工人普遍面临着收入低、地位低、保障低的现状。“三低”造成了环卫系统招工难、老职工多、后继乏人的现状。“环卫事业的公益性决定了解决问题只能靠政府下定决心和加大投入。”他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各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带动社会参与,共同办好我省的环卫事业。

  “一线环卫工人八成以上是临时工,工资水平仅是在编职工的1/3,体制内外差异巨大。”刘明委员建议,应进一步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消除双轨制的身份歧视,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让岗位工资回归内在价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工同酬。

  “以沈阳为例,环卫工人在岗工资仅为社会平均工资的四成左右,收入明显偏低。”张梅委员建议,应建立环卫工人工资福利待遇正常增长保障机制,切实提高一线环卫工人工资待遇。同时,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开展普惠服务,让环卫工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民革党员张忠伟认为,事业发展经费投入不足,将长期影响环卫工人的权益。他建议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提高环卫工人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除了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外,何永昌委员建议,在国家层面设立“环卫工人节”,提高社会认知度,形成尊敬环卫工人、尊重环卫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应当给环卫工人配备警示灯等设备,在其作业后方一定距离外设置警示标志,保证工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