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通知公告
  • 行业工作
  • 职业培训
  • 行业动态
  • 展览论坛
  • 《清洁》杂志
  • 国际交流
  • 解决方案
  • 清洁技术
  • 行业专家
  • 行业推优
  • 政策标准
  • 产品备案公示
  • 下载专区
  • 品牌展播
首  页 >> 解决方案 >> 浏览文章

每年1亿部废弃手机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16-07-28 来源: 点击率:

    近日,有媒体报道,全球每年新增废弃手机约4亿部,其中我国占到近1亿部。

 

    现代社会,因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而产生的废弃物品越来越多,但却很少有人关注其对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少有人关注废弃物品通过科学提取会给社会带来多少利益回报。

 

    事实上,1亿部手机的总重达1万吨,若回收处理,能提取1500公斤黄金、100万公斤铜、3万公斤银。而废旧手机零件中含有铅、镉、汞等多种有害物质,直接丢弃将严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比如,一块废旧手机电池的污染强度是普通干电池的100倍,可污染6万升水。如果将废旧手机运到垃圾场焚化,塑料外壳还会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甚至是一级致癌物“二恶英”。手机印刷线路板和外壳都含溴阻燃剂,会破坏人体健康,引起甲状腺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以及神经、免疫系统问题等。

 

    而一项关于废旧手机去向的调查显示,在我国,约四成消费者将废旧手机积存在家里,一成消费者将其送给亲友,另有五成消费者的废旧手机最终流向了街头回收手机的小摊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期发布的 《化电子垃圾为资源》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7倍。

 

    这些统计数据足以使人惊叹,是喜是忧全看我们如何应对。废弃电子物品的主要负面影响是对环境的污染,而这种污染又具有潜伏性,极易被人们忽略,一旦污染了地下水,给子孙后代造成的损失也是无可挽回的;至于1亿部废弃手机中可提取1500公斤黄金、100万公斤铜和3万公斤银,则是很多人并不知晓的。

 

    由此看来,对废弃电子产品如何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令人忧虑的是,目前我国尚无这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也无特殊废旧物品经营许可的管制措施和政府监管责任部门。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尽快厘清旧手机回收再利用的主体责任,及早行动起来。与此同时,立法部门也应积极主动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立法调查,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范,以便依法管理、处置废弃电子产品。否则,一旦延误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废弃电子产品的机会,最终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分享至:
通知公告
  • 关于开展内审员培训-售后服务管理师的通知
  • “清洁工程运维师”授权实操培训基地合作
  • 关于举办首期“清洁工程运维师” 培训考评
  • 关于设立“清洁工程运维师” 实操基地的通
  • 关于开展“清洁工程运维师”教程录制 暨授
  • 关于组建“清洁与维护创新技术课题组”的通
行业工作
  • 清洁产品流通管理规范与供应链认证————
  • 售后服务管理师培训及体系运用 9月24日 下
  • 关于举办 “清洁工程运维师” 培训考评的通
  • “CCIS4000人员能力评价暨清洁工程运维师宣
  • 海陆一体化!合作期16年北海海城环卫PPP项
  • 参编征集 |《清洁环卫环境行业品牌建设评价
  • 垃圾热解炉应用场景解读
  • 社区信息采集服务专业能力评价 | 积极推进
品牌展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英文版 | 会议室

清洁清洗行业CEO群 117043101  清洁清洗净化技术交流群 117062738  电话:86-010-68470878  传真:86-010-68434104  邮编:100048  邮箱:cpccsc@126.com
版权所有 @ 2009-2012 中国清洁网

每年1亿部废弃手机何去何从

    近日,有媒体报道,全球每年新增废弃手机约4亿部,其中我国占到近1亿部。

 

    现代社会,因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而产生的废弃物品越来越多,但却很少有人关注其对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少有人关注废弃物品通过科学提取会给社会带来多少利益回报。

 

    事实上,1亿部手机的总重达1万吨,若回收处理,能提取1500公斤黄金、100万公斤铜、3万公斤银。而废旧手机零件中含有铅、镉、汞等多种有害物质,直接丢弃将严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比如,一块废旧手机电池的污染强度是普通干电池的100倍,可污染6万升水。如果将废旧手机运到垃圾场焚化,塑料外壳还会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甚至是一级致癌物“二恶英”。手机印刷线路板和外壳都含溴阻燃剂,会破坏人体健康,引起甲状腺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以及神经、免疫系统问题等。

 

    而一项关于废旧手机去向的调查显示,在我国,约四成消费者将废旧手机积存在家里,一成消费者将其送给亲友,另有五成消费者的废旧手机最终流向了街头回收手机的小摊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期发布的 《化电子垃圾为资源》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7倍。

 

    这些统计数据足以使人惊叹,是喜是忧全看我们如何应对。废弃电子物品的主要负面影响是对环境的污染,而这种污染又具有潜伏性,极易被人们忽略,一旦污染了地下水,给子孙后代造成的损失也是无可挽回的;至于1亿部废弃手机中可提取1500公斤黄金、100万公斤铜和3万公斤银,则是很多人并不知晓的。

 

    由此看来,对废弃电子产品如何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令人忧虑的是,目前我国尚无这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也无特殊废旧物品经营许可的管制措施和政府监管责任部门。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尽快厘清旧手机回收再利用的主体责任,及早行动起来。与此同时,立法部门也应积极主动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立法调查,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范,以便依法管理、处置废弃电子产品。否则,一旦延误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废弃电子产品的机会,最终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