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通知公告
  • 行业工作
  • 职业培训
  • 行业动态
  • 展览论坛
  • 《清洁》杂志
  • 国际交流
  • 解决方案
  • 清洁技术
  • 行业专家
  • 行业推优
  • 政策标准
  • 产品备案公示
  • 下载专区
  • 品牌展播
首  页 >> 政策标准 >> 浏览文章

财政部:地方政府不履约PPP合同将遭财政扣款

发布时间:2016-07-04 来源: 点击率:

      澎湃新闻从接近财政部的人士获悉,财政部正在研究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结算扣款机制,以在PPP项目推进过程中保护社会资本。

  所谓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该模式下,政府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PPP模式在中国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目前,中国正在形成全球最大的PPP市场。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今年3月,财政部搭建的PPP综合信息平台收录各地的PPP招商项目7721个,总投资约8.8万亿元,涵盖了19个主要发展领域。

  早在2015年6月,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在贯彻落实《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就透露,对地方政府违约行为,财政部将探索建立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结算扣款机制,切实保障社会资本的合法权益。

  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对澎湃新闻说,地方政府违约一直是影响PPP发展的一个问题,现在大规模推进PPP,确保政府履约在体制机制上能得到解决。

  早在PPP模式在国内发展的前几年,个别地方债务压力较大,政府契约意识较薄弱,招商引资时积极承诺,项目建好运营后却难以兑现。不仅如此,社会资本还面临着地方政府换届带来的政策变动,以及重大政策调整的变化,这都影响了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收益,典型的案例就是北京第十水厂的建设。

  在2016中国PPP论坛期间,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安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亦指出,一些地方在推广应用PPP模式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问题,问题之一就是与PPP模式运作相适应的项目融资制度建设还相对缺乏,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社会资本投资主体,都还存在履约信用等问题。

  金永祥称,中央政府怎么解决地方政府违约的问题,已经进入整个解决问题的程序。地方政府再违约,肯定会受到制裁,今后应该会有文件出台约束地方政府。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公私合作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洁告诉澎湃新闻,政府付费的PPP项目走的是政府采购程序,涉及政府支出都会纳入预算,且是中长期预算,只要社会资本完成政府政策目标,政府就会通过预算方式直接付给社会资本方。政府受到预算的约束,社会资本有预算法保护。

  孙洁说,财政部今后还会有文件出台,以不断规范管理PPP项目。

  2014年以来,财政部已经相继出台了PPP工作通知、操作指南、合同指南、指导意见等多项规范操作规章。

  “法治、契约精神是PPP的重要特征,重诺履约的市场环境,是顺利开展PPP的前提和保障。在财政结算扣款机制上约束地方政府,等于给地方政府上了套枷锁,能倒逼其在公私合作中履约。”上述接近财政部的人士说。

分享至:
通知公告
  • 关于开展内审员培训-售后服务管理师的通知
  • “清洁工程运维师”授权实操培训基地合作
  • 关于举办首期“清洁工程运维师” 培训考评
  • 关于设立“清洁工程运维师” 实操基地的通
  • 关于开展“清洁工程运维师”教程录制 暨授
  • 关于组建“清洁与维护创新技术课题组”的通
行业工作
  • 清洁产品流通管理规范与供应链认证————
  • 售后服务管理师培训及体系运用 9月24日 下
  • 关于举办 “清洁工程运维师” 培训考评的通
  • “CCIS4000人员能力评价暨清洁工程运维师宣
  • 海陆一体化!合作期16年北海海城环卫PPP项
  • 参编征集 |《清洁环卫环境行业品牌建设评价
  • 垃圾热解炉应用场景解读
  • 社区信息采集服务专业能力评价 | 积极推进
品牌展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英文版 | 会议室

清洁清洗行业CEO群 117043101  清洁清洗净化技术交流群 117062738  电话:86-010-68470878  传真:86-010-68434104  邮编:100048  邮箱:cpccsc@126.com
版权所有 @ 2009-2012 中国清洁网

财政部:地方政府不履约PPP合同将遭财政扣款

      澎湃新闻从接近财政部的人士获悉,财政部正在研究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结算扣款机制,以在PPP项目推进过程中保护社会资本。

  所谓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该模式下,政府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PPP模式在中国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目前,中国正在形成全球最大的PPP市场。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今年3月,财政部搭建的PPP综合信息平台收录各地的PPP招商项目7721个,总投资约8.8万亿元,涵盖了19个主要发展领域。

  早在2015年6月,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在贯彻落实《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就透露,对地方政府违约行为,财政部将探索建立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结算扣款机制,切实保障社会资本的合法权益。

  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对澎湃新闻说,地方政府违约一直是影响PPP发展的一个问题,现在大规模推进PPP,确保政府履约在体制机制上能得到解决。

  早在PPP模式在国内发展的前几年,个别地方债务压力较大,政府契约意识较薄弱,招商引资时积极承诺,项目建好运营后却难以兑现。不仅如此,社会资本还面临着地方政府换届带来的政策变动,以及重大政策调整的变化,这都影响了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收益,典型的案例就是北京第十水厂的建设。

  在2016中国PPP论坛期间,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安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亦指出,一些地方在推广应用PPP模式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问题,问题之一就是与PPP模式运作相适应的项目融资制度建设还相对缺乏,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社会资本投资主体,都还存在履约信用等问题。

  金永祥称,中央政府怎么解决地方政府违约的问题,已经进入整个解决问题的程序。地方政府再违约,肯定会受到制裁,今后应该会有文件出台约束地方政府。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公私合作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洁告诉澎湃新闻,政府付费的PPP项目走的是政府采购程序,涉及政府支出都会纳入预算,且是中长期预算,只要社会资本完成政府政策目标,政府就会通过预算方式直接付给社会资本方。政府受到预算的约束,社会资本有预算法保护。

  孙洁说,财政部今后还会有文件出台,以不断规范管理PPP项目。

  2014年以来,财政部已经相继出台了PPP工作通知、操作指南、合同指南、指导意见等多项规范操作规章。

  “法治、契约精神是PPP的重要特征,重诺履约的市场环境,是顺利开展PPP的前提和保障。在财政结算扣款机制上约束地方政府,等于给地方政府上了套枷锁,能倒逼其在公私合作中履约。”上述接近财政部的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