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通知公告
  • 行业工作
  • 职业培训
  • 行业动态
  • 展览论坛
  • 《清洁》杂志
  • 国际交流
  • 解决方案
  • 清洁技术
  • 行业专家
  • 行业推优
  • 政策标准
  • 产品备案公示
  • 下载专区
  • 品牌展播
首  页 >> 政策标准 >> 浏览文章

深圳全面推进解决“垃圾围城”问题

发布时间:2016-07-22 来源: 点击率:
  在深圳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对垃圾的处理和管理一直都是城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和工作。1984年,深圳用超前的眼光,兴建了全国第一座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深圳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1992年,深圳又率全国之先采用国际通用的卫生填埋技术建设了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规划、建设、管理和节能减排水平一直居于全国前列。而深圳每日需处理的垃圾已由1979年的50吨膨胀到超1.5万多吨,是最初的三四百倍。
 
  一边是城市化掀起的经济快速增长,一边是与日俱增的城市生活垃圾存量,垃圾的处理成为各个城市都棘手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垃圾之困”也愈发凸显。
 
  2016年,深圳市城管局对已经完成环评批复、场平施工的东部环保电厂、老虎坑三期、妈湾生态园三个项目,将抓紧完善用地、水保等手续,按照2018年上半年建成的目标,倒排工期,加速推进,年底前实现主体工程开工。要加快推进老虎坑、红花岭、章阁等垃圾填埋场扩容、建设工程,宝安区、龙岗区、龙华新区要作为重点任务来抓,确保按时完成。对现有垃圾处理设施,要加快提升改造进度,年底前完成盐田垃圾焚烧厂整体改造提升,烟气排放要持续稳定优于欧盟最新标准。其它焚烧厂和填埋场的提升改造,要在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
 
  加快推进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大力推进餐厨垃圾全量回收,制定并严格执行全市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计划。深圳市已把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民生项目,2016年底实现餐厨垃圾全量清运、全量回收。市政府将加快各环节审批手续,推动餐厨垃圾全量回收及处理设施落地投产。已经建成运营的盐田、南山、龙岗、罗湖、光明等设施,要实现满负荷运行;已经规划建设的龙华、坪山、大鹏项目,要在今年年底前建成;正在规划建设的福田、宝安项目,今年要正式落地并开工建设。年底,全市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达到1130吨/日,收集处理率从23%提高到50%以上。
 
  对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施考核
 
  2016年,市政府将对各区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实施考核,考核指标已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按1%的权重实施,其中一个重要措施,是对各区实行垃圾限量排放管理。今年全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理量控制指标为16000吨/日。各区要按照规范标准,狠抓落实。在住宅区、城中村建立市民群众广泛参与、效果显著、可持续、可复制的垃圾分类和减量模式。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大件垃圾、果蔬垃圾和园林绿化垃圾进行分流处理。同时,加大与职能部门协同推进的力度。将继续与教育部门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加快推进“垃圾分类进校园”,从学校抓起,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学校带动社会。要在全市中小学开设以垃圾分类和减量为主题的环保教育实践课,推荐评选一批教师和学生担任“推广大使”,建设一批示范学校。要在住建部门推动住宅区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落地,实施垃圾分类和减量纳入物业服务企业评级考核标准体系、征信记录系统。
 
  探索环卫招投标与精细化监管制度
 
  目前环卫作业存在经费投入保障不足、区域环卫质量不均衡、招标过程不规范、合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2016年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提高清扫保洁服务单价。清扫保洁单价不低于10元/平方米?年的标准,尤其是原特区外各区,要严格执行新标准,切实使提高后的单价产生实实在在的保洁效果;二是制定并实施大标段化、业务整合计划。继续推进盐田、罗湖、龙岗区和龙华新区的环卫招投标与精细化试点,强化“按质付费、扣分扣款”监管措施,6月底前出台环卫作业服务一体化招标范本,组织开展环卫招投标业务培训,总结经验向全市推广实施,年底前,制定环卫作业服务大标段化的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解决环卫作业“小、散、乱”问题;三是进一步强化生活垃圾密闭化收运管理。今年将出台实施《深圳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密闭化标准》,规范、统一垃圾运输车辆外观与标识,升级完善垃圾转运站、密闭式垃圾桶等设施设备,对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定期通报不良行为记录,年底前建成数字化监管系统,实现垃圾收运全过程、全天候实时监管。

  继续开展“垃圾不落地”文明创建活动
 
  继续巩固“百佳街区”示范点创建成果,逐步实施“撤桶计划”。到年底,实现全市市政道路主干道垃圾桶减少50%,“百佳街区”示范点全面撤桶。要以“净园、净山、净滩”为主题,在市政公园、风景区等广泛开展“垃圾不落地”志愿者服务活动,重点打造深圳湾、红树林、莲花山、梧桐山等示范基地;与红树林基金会合作,持续开展“东西涌海岸线清洁行动”,营造品牌效应,提升公共文明。
 
  打造“关爱环卫工人”文明品牌
 
  要把“关爱环卫工人”系列活动引向深入,在全市进一步兴起关爱环卫工人、关注环卫建设的热潮。各区要借鉴新安街道沿街商家自发设置“爱心歇脚屋”的做法,推动社会参与,今年内将“爱心歇脚屋”推广到2000家以上。要把“美丽深圳公益基金”做大做强,成为环卫工人的重要保障。
分享至:
通知公告
  • 关于开展内审员培训-售后服务管理师的通知
  • “清洁工程运维师”授权实操培训基地合作
  • 关于举办首期“清洁工程运维师” 培训考评
  • 关于设立“清洁工程运维师” 实操基地的通
  • 关于开展“清洁工程运维师”教程录制 暨授
  • 关于组建“清洁与维护创新技术课题组”的通
行业工作
  • 清洁产品流通管理规范与供应链认证————
  • 售后服务管理师培训及体系运用 9月24日 下
  • 关于举办 “清洁工程运维师” 培训考评的通
  • “CCIS4000人员能力评价暨清洁工程运维师宣
  • 海陆一体化!合作期16年北海海城环卫PPP项
  • 参编征集 |《清洁环卫环境行业品牌建设评价
  • 垃圾热解炉应用场景解读
  • 社区信息采集服务专业能力评价 | 积极推进
品牌展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英文版 | 会议室

清洁清洗行业CEO群 117043101  清洁清洗净化技术交流群 117062738  电话:86-010-68470878  传真:86-010-68434104  邮编:100048  邮箱:cpccsc@126.com
版权所有 @ 2009-2012 中国清洁网

深圳全面推进解决“垃圾围城”问题
  在深圳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对垃圾的处理和管理一直都是城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和工作。1984年,深圳用超前的眼光,兴建了全国第一座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深圳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1992年,深圳又率全国之先采用国际通用的卫生填埋技术建设了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规划、建设、管理和节能减排水平一直居于全国前列。而深圳每日需处理的垃圾已由1979年的50吨膨胀到超1.5万多吨,是最初的三四百倍。
 
  一边是城市化掀起的经济快速增长,一边是与日俱增的城市生活垃圾存量,垃圾的处理成为各个城市都棘手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垃圾之困”也愈发凸显。
 
  2016年,深圳市城管局对已经完成环评批复、场平施工的东部环保电厂、老虎坑三期、妈湾生态园三个项目,将抓紧完善用地、水保等手续,按照2018年上半年建成的目标,倒排工期,加速推进,年底前实现主体工程开工。要加快推进老虎坑、红花岭、章阁等垃圾填埋场扩容、建设工程,宝安区、龙岗区、龙华新区要作为重点任务来抓,确保按时完成。对现有垃圾处理设施,要加快提升改造进度,年底前完成盐田垃圾焚烧厂整体改造提升,烟气排放要持续稳定优于欧盟最新标准。其它焚烧厂和填埋场的提升改造,要在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
 
  加快推进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大力推进餐厨垃圾全量回收,制定并严格执行全市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计划。深圳市已把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民生项目,2016年底实现餐厨垃圾全量清运、全量回收。市政府将加快各环节审批手续,推动餐厨垃圾全量回收及处理设施落地投产。已经建成运营的盐田、南山、龙岗、罗湖、光明等设施,要实现满负荷运行;已经规划建设的龙华、坪山、大鹏项目,要在今年年底前建成;正在规划建设的福田、宝安项目,今年要正式落地并开工建设。年底,全市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达到1130吨/日,收集处理率从23%提高到50%以上。
 
  对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施考核
 
  2016年,市政府将对各区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实施考核,考核指标已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按1%的权重实施,其中一个重要措施,是对各区实行垃圾限量排放管理。今年全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理量控制指标为16000吨/日。各区要按照规范标准,狠抓落实。在住宅区、城中村建立市民群众广泛参与、效果显著、可持续、可复制的垃圾分类和减量模式。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大件垃圾、果蔬垃圾和园林绿化垃圾进行分流处理。同时,加大与职能部门协同推进的力度。将继续与教育部门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加快推进“垃圾分类进校园”,从学校抓起,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学校带动社会。要在全市中小学开设以垃圾分类和减量为主题的环保教育实践课,推荐评选一批教师和学生担任“推广大使”,建设一批示范学校。要在住建部门推动住宅区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落地,实施垃圾分类和减量纳入物业服务企业评级考核标准体系、征信记录系统。
 
  探索环卫招投标与精细化监管制度
 
  目前环卫作业存在经费投入保障不足、区域环卫质量不均衡、招标过程不规范、合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2016年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提高清扫保洁服务单价。清扫保洁单价不低于10元/平方米?年的标准,尤其是原特区外各区,要严格执行新标准,切实使提高后的单价产生实实在在的保洁效果;二是制定并实施大标段化、业务整合计划。继续推进盐田、罗湖、龙岗区和龙华新区的环卫招投标与精细化试点,强化“按质付费、扣分扣款”监管措施,6月底前出台环卫作业服务一体化招标范本,组织开展环卫招投标业务培训,总结经验向全市推广实施,年底前,制定环卫作业服务大标段化的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解决环卫作业“小、散、乱”问题;三是进一步强化生活垃圾密闭化收运管理。今年将出台实施《深圳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密闭化标准》,规范、统一垃圾运输车辆外观与标识,升级完善垃圾转运站、密闭式垃圾桶等设施设备,对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定期通报不良行为记录,年底前建成数字化监管系统,实现垃圾收运全过程、全天候实时监管。

  继续开展“垃圾不落地”文明创建活动
 
  继续巩固“百佳街区”示范点创建成果,逐步实施“撤桶计划”。到年底,实现全市市政道路主干道垃圾桶减少50%,“百佳街区”示范点全面撤桶。要以“净园、净山、净滩”为主题,在市政公园、风景区等广泛开展“垃圾不落地”志愿者服务活动,重点打造深圳湾、红树林、莲花山、梧桐山等示范基地;与红树林基金会合作,持续开展“东西涌海岸线清洁行动”,营造品牌效应,提升公共文明。
 
  打造“关爱环卫工人”文明品牌
 
  要把“关爱环卫工人”系列活动引向深入,在全市进一步兴起关爱环卫工人、关注环卫建设的热潮。各区要借鉴新安街道沿街商家自发设置“爱心歇脚屋”的做法,推动社会参与,今年内将“爱心歇脚屋”推广到2000家以上。要把“美丽深圳公益基金”做大做强,成为环卫工人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