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通知公告
  • 行业工作
  • 职业培训
  • 行业动态
  • 展览论坛
  • 《清洁》杂志
  • 国际交流
  • 解决方案
  • 清洁技术
  • 行业专家
  • 行业推优
  • 政策标准
  • 产品备案公示
  • 下载专区
  • 品牌展播
首  页 >> 政策标准 >> 浏览文章

吕薇: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16-08-01 来源: 点击率: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健全技术创新、专利保护和标准化互动支持机制。标准化将推进技术进步、创新和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要加强标准化发展战略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同步性,发挥其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作用。

  标准化体系包括从标准的研发、制定、推广,到产品检验检测、监督执法各个环节,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必须推进标准化体系全链条的统筹协调,加强标准化体系的全链条管理,完善标准化体制机制,优化标准体系,强化实施监督,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国际化水平,打造标准化体系的生态链,促进标准化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度融合。

  首先,适应技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科学制定和调整标准,推进技术进步,推广新技术应用。近年来,我国密集制定和修改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相关方面的法律,提高了环境保护标准和处罚标准,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考核机制,促进了节能环保技术的创新和新技术应用,推进了企业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有些标准出台滞后于产业发展,使企业无章可循。比如,我国汽车的“国4排放标准”实施后,符合标准的油品供应不足,只能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有些汽车制造企业事先投入大量研发和改造经费,新产品却无法及时进入市场,导致投资难以取得应有的回报。

  第二,加强检验检测和认证服务,畅通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通道。目前,我国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通道不畅,可以通过检验检测,认证新产品和新技术符合市场准入标准。调研发现,不少企业开发了新产品,为了能够顺利进入国内市场,先到国外进行检验检测,获得发达国家的标准认证后,再进入国内市场。而目前我国有些领域检验检测的程序和服务不能满足创新的需要,甚至阻碍了创新产品进入市场。检验检测也有淘汰落后的作用。在目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势下,去落后产能的依据之一就是要看其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质量、环境、安全等标准。要加强和改进检验检测服务,鼓励企业创新、淘汰落后,为新产品和新技术开拓市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第三,公平、严格执法,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目前,我国还存在比较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执法标准不统一,处罚力度低,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有些地方执法不严,一些不达标的企业低价竞争,导致不公平竞争,打击了一些创新企业和达标企业的积极性。例如在新能源汽车的政府采购中,一些地方政府按照本地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制定采购标准,使一些真正具备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难以入围,不能规模化发展。因此,要加大有效监管和统一执法力度,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规则,切实保护创新企业,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要在加强国家层面的标准化协调机制、加大标准实施监督力度的基础上,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标准体系。要进一步完善标准制定和实施体制,建立公开、透明和动态的标准形成机制,建立开放包容、协调一致的标准制定程序和机制,防止少数企业和团体利用标准搞垄断,阻碍持续技术创新。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主要在公共性比较强,涉及广大公众利益的领域发挥作用。在标准制定环节,政府应主要开展食品、医疗、环境、安全等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强制性标准制定,而其他领域要发挥团体标准、联盟标准、企业标准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执行高于国家、行业的标准;在技术开发领域,政府重点支持标准研制、检验检测的共性技术开发领域,其他标准技术的研究开发则发挥企业和社会的作用;在检验检测领域,应充分发挥社会检测力量,政府重点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证、计量标准和仪器的检验检测、购买服务等。在执法方面,政府要加强执法力度、统一执法标准,同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分享至:
通知公告
  • 关于开展内审员培训-售后服务管理师的通知
  • “清洁工程运维师”授权实操培训基地合作
  • 关于举办首期“清洁工程运维师” 培训考评
  • 关于设立“清洁工程运维师” 实操基地的通
  • 关于开展“清洁工程运维师”教程录制 暨授
  • 关于组建“清洁与维护创新技术课题组”的通
行业工作
  • 清洁产品流通管理规范与供应链认证————
  • 售后服务管理师培训及体系运用 9月24日 下
  • 关于举办 “清洁工程运维师” 培训考评的通
  • “CCIS4000人员能力评价暨清洁工程运维师宣
  • 海陆一体化!合作期16年北海海城环卫PPP项
  • 参编征集 |《清洁环卫环境行业品牌建设评价
  • 垃圾热解炉应用场景解读
  • 社区信息采集服务专业能力评价 | 积极推进
品牌展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英文版 | 会议室

清洁清洗行业CEO群 117043101  清洁清洗净化技术交流群 117062738  电话:86-010-68470878  传真:86-010-68434104  邮编:100048  邮箱:cpccsc@126.com
版权所有 @ 2009-2012 中国清洁网

吕薇: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健全技术创新、专利保护和标准化互动支持机制。标准化将推进技术进步、创新和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要加强标准化发展战略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同步性,发挥其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作用。

  标准化体系包括从标准的研发、制定、推广,到产品检验检测、监督执法各个环节,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必须推进标准化体系全链条的统筹协调,加强标准化体系的全链条管理,完善标准化体制机制,优化标准体系,强化实施监督,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国际化水平,打造标准化体系的生态链,促进标准化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度融合。

  首先,适应技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科学制定和调整标准,推进技术进步,推广新技术应用。近年来,我国密集制定和修改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相关方面的法律,提高了环境保护标准和处罚标准,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考核机制,促进了节能环保技术的创新和新技术应用,推进了企业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有些标准出台滞后于产业发展,使企业无章可循。比如,我国汽车的“国4排放标准”实施后,符合标准的油品供应不足,只能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有些汽车制造企业事先投入大量研发和改造经费,新产品却无法及时进入市场,导致投资难以取得应有的回报。

  第二,加强检验检测和认证服务,畅通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通道。目前,我国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通道不畅,可以通过检验检测,认证新产品和新技术符合市场准入标准。调研发现,不少企业开发了新产品,为了能够顺利进入国内市场,先到国外进行检验检测,获得发达国家的标准认证后,再进入国内市场。而目前我国有些领域检验检测的程序和服务不能满足创新的需要,甚至阻碍了创新产品进入市场。检验检测也有淘汰落后的作用。在目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势下,去落后产能的依据之一就是要看其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质量、环境、安全等标准。要加强和改进检验检测服务,鼓励企业创新、淘汰落后,为新产品和新技术开拓市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第三,公平、严格执法,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目前,我国还存在比较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执法标准不统一,处罚力度低,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有些地方执法不严,一些不达标的企业低价竞争,导致不公平竞争,打击了一些创新企业和达标企业的积极性。例如在新能源汽车的政府采购中,一些地方政府按照本地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制定采购标准,使一些真正具备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难以入围,不能规模化发展。因此,要加大有效监管和统一执法力度,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规则,切实保护创新企业,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要在加强国家层面的标准化协调机制、加大标准实施监督力度的基础上,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标准体系。要进一步完善标准制定和实施体制,建立公开、透明和动态的标准形成机制,建立开放包容、协调一致的标准制定程序和机制,防止少数企业和团体利用标准搞垄断,阻碍持续技术创新。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主要在公共性比较强,涉及广大公众利益的领域发挥作用。在标准制定环节,政府应主要开展食品、医疗、环境、安全等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强制性标准制定,而其他领域要发挥团体标准、联盟标准、企业标准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执行高于国家、行业的标准;在技术开发领域,政府重点支持标准研制、检验检测的共性技术开发领域,其他标准技术的研究开发则发挥企业和社会的作用;在检验检测领域,应充分发挥社会检测力量,政府重点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证、计量标准和仪器的检验检测、购买服务等。在执法方面,政府要加强执法力度、统一执法标准,同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