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通知公告
  • 行业工作
  • 职业培训
  • 行业动态
  • 展览论坛
  • 《清洁》杂志
  • 国际交流
  • 解决方案
  • 清洁技术
  • 行业专家
  • 行业推优
  • 政策标准
  • 产品备案公示
  • 下载专区
  • 品牌展播
首  页 >> 政策标准 >> 浏览文章

“十三五”垃圾处理行业三大领域面临发展机遇

发布时间:2016-10-20 来源: 点击率:

在近日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国家发改委、国家住建部提出,到2020年底,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垃圾得到有效分类,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鼓励餐厨垃圾与其他有机可降解垃圾联合处理。力争到“十三五”末形成4万吨/日的处理能力。对应此次规划文件的出台,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行业的三大领域面临发展机遇:1.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领域;2.生活垃圾分类清运领域;3.餐厨垃圾处理领域。

继续大力推进垃圾焚烧项目建设,垃圾填埋场功能转向

文件提出到2020年底,全国城镇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能力49万吨/日,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50%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60%以上。此外,具备条件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要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距县城较近交通便利的建制镇要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全覆盖。

规划明确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两个主要方向:(1)垃圾焚烧将继续作为当前最符合国情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得到大力支持。截至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75.8万吨/日,垃圾焚烧处理能力23.2万吨/日,而规划“十三五”期间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49万吨/日、焚烧占比50%以上,意味着新增无害化处理产能中80%都为垃圾焚烧项目,生活垃圾焚烧方向受益明显。(2)生活垃圾填埋场功能逐步转向。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现状下,原生垃圾“零填埋”将逐步成为发展趋势。在未来,垃圾填埋场将会从以前的普通生活垃圾填埋向处置生活垃圾焚烧填埋物转型,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后的水、气、渣,如稳定化飞灰和炉渣,低浓度的填埋气体、硫化氢气体,以及低浓度渗滤液残余液等。通过角色定位的变化,在完成填埋场转型的同时,继续推动垃圾焚烧产能的扩大。

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快速建立,环卫服务业将高速发展

文件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实现生活垃圾全收集,建制镇应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收转运系统,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地区要通过以城带乡等多种渠道进一步扩大生活垃圾收集覆盖面,加大收集力度。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相衔接的收转运体系。“十三五”规划新增收转运体系能力46万吨/日与“十二五”新增33万吨/日相比增加超过一倍,其中设市城市22万吨/日,县城8万吨/日,建制镇16万吨/日。

当前我国垃圾收运行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行业机械化率低,运转效率偏低;(2)市场化程度低,垃圾收运效果较差。随着规划出台,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明显受益,运转效率和效果都将得到大幅提高,对应环卫装备和环卫服务领域的市场空间将快速打开。

目前,生活垃圾处置链条前端的垃圾清扫、收运等工作大多还由环卫部门负责,其市场化率估计仅10%-15%,而这个环节恰恰是投入最多、操作最为复杂的部分,目前各地政府在收运环节的投入占整个垃圾处理开支的60%-70%。

近年来,这一领域正在显现出向市场开放的趋势,不少固废运营企业、相关设备生产商向前延伸产业链,与一些地方政府开展包括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等在内的深度合作。未来,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市场化趋势明显,传统业务与资本市场逐渐对接,PPP模式开始广泛应用。

2014年,全国环卫机械保有量约14.14万台,价值约180亿元-200亿元。而按目前约100万吨/日的生活垃圾产生量、100元/吨-150元/吨运输费计算,则收运运营市场约350亿元/年-550亿元/年,规模相当可观。未来,垃圾收运一定是很重要的市场化环节。国外很多大型固废公司都是以收运起家的。虽然这个领域技术水平和利润不算特别高,但量可以得到保障,收入比较稳定。

对于未来的垃圾清运市场,城市要进一步提升清运效率,而农村则要有效扩大收运范围。目前在每日100万吨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中,城市清运空间约60万吨/日,其中约50万吨/日得到了清运;而县城和农村垃圾清运空间约40万吨/日,其中只有18万吨/日得到了有效清运。

当前,我国生活垃圾收集范围尚未覆盖到全部国土范围,仍有大量农村地区和部分城市的垃圾未得到有效收集。目前,住建部等多个部门正在大力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可见,未来垃圾收运行业仍须做大量的“补白”工作,在当前的趋势下,市场化操作、PPP模式无疑将成为各地政府部门的第一选择。

餐厨垃圾处理有望提速

文件提出继续推进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能力建设,鼓励餐厨垃圾与其他有机可降解垃圾联合处理,各省(区、市)基本建立餐厨废弃物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大力推动垃圾分类,科学设定垃圾分类标准,鼓励对厨余等易腐垃圾进行单独分类。规划明确,到2020年形成4万吨/日的处理能力,比“十二五”期间大幅提高,“十三五”餐厨垃圾专项工程投资将达136亿元。近年来餐厨垃圾推进不及预期,除监管因素外,前端垃圾分类做工开展不顺利也是重要原因,随着规划中体系建设以及相关监管要求的明确,餐厨垃圾处理得到实质利好,有望实现发展提速。

我们认为,“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出台,体现了政府对于推进固废处理行业发展的决心。固废处理行业细分领域众多,无论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置还是再生资源利用等都有待深度发掘。随着相关政策不断加码,固废处理行业整体处于黄金发展时期。

分享至:
通知公告
  • 关于开展内审员培训-售后服务管理师的通知
  • “清洁工程运维师”授权实操培训基地合作
  • 关于举办首期“清洁工程运维师” 培训考评
  • 关于设立“清洁工程运维师” 实操基地的通
  • 关于开展“清洁工程运维师”教程录制 暨授
  • 关于组建“清洁与维护创新技术课题组”的通
行业工作
  • 清洁产品流通管理规范与供应链认证————
  • 售后服务管理师培训及体系运用 9月24日 下
  • 关于举办 “清洁工程运维师” 培训考评的通
  • “CCIS4000人员能力评价暨清洁工程运维师宣
  • 海陆一体化!合作期16年北海海城环卫PPP项
  • 参编征集 |《清洁环卫环境行业品牌建设评价
  • 垃圾热解炉应用场景解读
  • 社区信息采集服务专业能力评价 | 积极推进
品牌展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英文版 | 会议室

清洁清洗行业CEO群 117043101  清洁清洗净化技术交流群 117062738  电话:86-010-68470878  传真:86-010-68434104  邮编:100048  邮箱:cpccsc@126.com
版权所有 @ 2009-2012 中国清洁网

“十三五”垃圾处理行业三大领域面临发展机遇

在近日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国家发改委、国家住建部提出,到2020年底,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垃圾得到有效分类,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鼓励餐厨垃圾与其他有机可降解垃圾联合处理。力争到“十三五”末形成4万吨/日的处理能力。对应此次规划文件的出台,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行业的三大领域面临发展机遇:1.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领域;2.生活垃圾分类清运领域;3.餐厨垃圾处理领域。

继续大力推进垃圾焚烧项目建设,垃圾填埋场功能转向

文件提出到2020年底,全国城镇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能力49万吨/日,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50%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60%以上。此外,具备条件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要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距县城较近交通便利的建制镇要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全覆盖。

规划明确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两个主要方向:(1)垃圾焚烧将继续作为当前最符合国情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得到大力支持。截至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75.8万吨/日,垃圾焚烧处理能力23.2万吨/日,而规划“十三五”期间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49万吨/日、焚烧占比50%以上,意味着新增无害化处理产能中80%都为垃圾焚烧项目,生活垃圾焚烧方向受益明显。(2)生活垃圾填埋场功能逐步转向。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现状下,原生垃圾“零填埋”将逐步成为发展趋势。在未来,垃圾填埋场将会从以前的普通生活垃圾填埋向处置生活垃圾焚烧填埋物转型,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后的水、气、渣,如稳定化飞灰和炉渣,低浓度的填埋气体、硫化氢气体,以及低浓度渗滤液残余液等。通过角色定位的变化,在完成填埋场转型的同时,继续推动垃圾焚烧产能的扩大。

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快速建立,环卫服务业将高速发展

文件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实现生活垃圾全收集,建制镇应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收转运系统,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地区要通过以城带乡等多种渠道进一步扩大生活垃圾收集覆盖面,加大收集力度。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相衔接的收转运体系。“十三五”规划新增收转运体系能力46万吨/日与“十二五”新增33万吨/日相比增加超过一倍,其中设市城市22万吨/日,县城8万吨/日,建制镇16万吨/日。

当前我国垃圾收运行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行业机械化率低,运转效率偏低;(2)市场化程度低,垃圾收运效果较差。随着规划出台,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明显受益,运转效率和效果都将得到大幅提高,对应环卫装备和环卫服务领域的市场空间将快速打开。

目前,生活垃圾处置链条前端的垃圾清扫、收运等工作大多还由环卫部门负责,其市场化率估计仅10%-15%,而这个环节恰恰是投入最多、操作最为复杂的部分,目前各地政府在收运环节的投入占整个垃圾处理开支的60%-70%。

近年来,这一领域正在显现出向市场开放的趋势,不少固废运营企业、相关设备生产商向前延伸产业链,与一些地方政府开展包括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等在内的深度合作。未来,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市场化趋势明显,传统业务与资本市场逐渐对接,PPP模式开始广泛应用。

2014年,全国环卫机械保有量约14.14万台,价值约180亿元-200亿元。而按目前约100万吨/日的生活垃圾产生量、100元/吨-150元/吨运输费计算,则收运运营市场约350亿元/年-550亿元/年,规模相当可观。未来,垃圾收运一定是很重要的市场化环节。国外很多大型固废公司都是以收运起家的。虽然这个领域技术水平和利润不算特别高,但量可以得到保障,收入比较稳定。

对于未来的垃圾清运市场,城市要进一步提升清运效率,而农村则要有效扩大收运范围。目前在每日100万吨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中,城市清运空间约60万吨/日,其中约50万吨/日得到了清运;而县城和农村垃圾清运空间约40万吨/日,其中只有18万吨/日得到了有效清运。

当前,我国生活垃圾收集范围尚未覆盖到全部国土范围,仍有大量农村地区和部分城市的垃圾未得到有效收集。目前,住建部等多个部门正在大力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可见,未来垃圾收运行业仍须做大量的“补白”工作,在当前的趋势下,市场化操作、PPP模式无疑将成为各地政府部门的第一选择。

餐厨垃圾处理有望提速

文件提出继续推进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能力建设,鼓励餐厨垃圾与其他有机可降解垃圾联合处理,各省(区、市)基本建立餐厨废弃物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大力推动垃圾分类,科学设定垃圾分类标准,鼓励对厨余等易腐垃圾进行单独分类。规划明确,到2020年形成4万吨/日的处理能力,比“十二五”期间大幅提高,“十三五”餐厨垃圾专项工程投资将达136亿元。近年来餐厨垃圾推进不及预期,除监管因素外,前端垃圾分类做工开展不顺利也是重要原因,随着规划中体系建设以及相关监管要求的明确,餐厨垃圾处理得到实质利好,有望实现发展提速。

我们认为,“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出台,体现了政府对于推进固废处理行业发展的决心。固废处理行业细分领域众多,无论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置还是再生资源利用等都有待深度发掘。随着相关政策不断加码,固废处理行业整体处于黄金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