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通知公告
  • 行业工作
  • 职业培训
  • 行业动态
  • 展览论坛
  • 《清洁》杂志
  • 国际交流
  • 解决方案
  • 清洁技术
  • 行业专家
  • 行业推优
  • 政策标准
  • 产品备案公示
  • 下载专区
  • 品牌展播
首  页 >> 政策标准 >> 浏览文章

数字解读,十堰市环卫事业稳步发展

发布时间:2016-10-28 来源: 点击率:
  近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环卫局全体干部职工精诚团结,以全面推进“五城联创”为抓手,多措并举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在精、细、严上下工夫,扎实有效开展十堰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促进十堰环卫事业稳步发展。
 
  保洁面积340万平方米,年均处理垃圾34.07万吨……一串串数字,反映出广大环卫职工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精神,他们为美化十堰城区作出了艰辛努力。
 
  保洁面积:340万平方米
 
  城市净化美化水平稳步提升,清扫保洁范围不断扩大。2014年,中岳路、北京路延长线、建设大道、发展大道、许白路、东环路、京东路、凤凰路等道路相继纳入市环卫局保洁范围,新增清扫保洁面积17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市环卫局道路清扫保洁面积达到近340万平方米。
 
  处理垃圾:年均34.07万吨
 
  保洁全天候,责任全覆盖。市环卫局实行垃圾定时定点巡回收集,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年均完成垃圾收集清运及处置34.07万吨;道路清扫保洁合格率、垃圾清运及时率达到99%以上;城区垃圾处理厂、35座垃圾中转站、92座公厕及6000余个果皮箱(垃圾桶)实现专人维护及管理。
 
  垃圾清运:清运车141台
 
  随着十堰加速推进“五城联创”,市政府连续几年将公厕、垃圾中转站建设纳入“十件实事”。目前,市环卫局高标准建成垃圾中转站35座,城区环卫收集清运车辆达141台,机械化清扫、冲洗车辆达27台,电动三轮保洁车达20台。2015年,市环卫局升级改造公厕73座,改造数量占总数的79%,其中27座公厕达到国家二类标准,46座公厕达到国家三类标准。
 
  项目建设:4个任务
 
  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市环卫局克服困难,积极推进4个项目建设:一是在已有35座垃圾中转站的基础上,再次启动30座垃圾中转站建设。二是引入北京排水集团,对西部垃圾处理厂渗滤液进行高标准处理。三是面积达5.43万平方米的刘家沟垃圾场成功封场,实现了环保目标。四是东风(华新)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稳步推进,该项目建成后,十堰城区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创新理念:3个“本色”
 
  近年来,市环卫局以提升城市宜居指数为目标,回应广大市民对城市环境卫生的新要求、新期待,创新“本色环卫”理念。一是主次干道见本色,做到“50米内不同时出现两个白色垃圾”的保洁标准;二是本色再现环卫设备容器,对主干道垃圾容器、护栏、箱体安排专人擦洗,确保其成为城市亮丽风景线;三是环卫工人见本色,开展文明示范路创建,严格落实“定时、定路、定责”环卫工作机制,大力弘扬环卫工人“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本色。
 
  温馨关怀:64座休息房
 
  市环卫局积极探索推进十堰环卫作业市场化,在发展大道、建设大道实行清扫保洁市场化有益尝试,道路清扫保洁质量、水平不断提升,改革效果显著。为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和休息环境,市环卫局目前已在城区建成64座休息房,统一配备了开水器、微波炉、取暖器等设施,彻底解决环卫工人工作期间缺少休息场所的问题。
分享至:
通知公告
  • 关于开展内审员培训-售后服务管理师的通知
  • “清洁工程运维师”授权实操培训基地合作
  • 关于举办首期“清洁工程运维师” 培训考评
  • 关于设立“清洁工程运维师” 实操基地的通
  • 关于开展“清洁工程运维师”教程录制 暨授
  • 关于组建“清洁与维护创新技术课题组”的通
行业工作
  • 清洁产品流通管理规范与供应链认证————
  • 售后服务管理师培训及体系运用 9月24日 下
  • 关于举办 “清洁工程运维师” 培训考评的通
  • “CCIS4000人员能力评价暨清洁工程运维师宣
  • 海陆一体化!合作期16年北海海城环卫PPP项
  • 参编征集 |《清洁环卫环境行业品牌建设评价
  • 垃圾热解炉应用场景解读
  • 社区信息采集服务专业能力评价 | 积极推进
品牌展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英文版 | 会议室

清洁清洗行业CEO群 117043101  清洁清洗净化技术交流群 117062738  电话:86-010-68470878  传真:86-010-68434104  邮编:100048  邮箱:cpccsc@126.com
版权所有 @ 2009-2012 中国清洁网

数字解读,十堰市环卫事业稳步发展
  近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环卫局全体干部职工精诚团结,以全面推进“五城联创”为抓手,多措并举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在精、细、严上下工夫,扎实有效开展十堰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促进十堰环卫事业稳步发展。
 
  保洁面积340万平方米,年均处理垃圾34.07万吨……一串串数字,反映出广大环卫职工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精神,他们为美化十堰城区作出了艰辛努力。
 
  保洁面积:340万平方米
 
  城市净化美化水平稳步提升,清扫保洁范围不断扩大。2014年,中岳路、北京路延长线、建设大道、发展大道、许白路、东环路、京东路、凤凰路等道路相继纳入市环卫局保洁范围,新增清扫保洁面积17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市环卫局道路清扫保洁面积达到近340万平方米。
 
  处理垃圾:年均34.07万吨
 
  保洁全天候,责任全覆盖。市环卫局实行垃圾定时定点巡回收集,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年均完成垃圾收集清运及处置34.07万吨;道路清扫保洁合格率、垃圾清运及时率达到99%以上;城区垃圾处理厂、35座垃圾中转站、92座公厕及6000余个果皮箱(垃圾桶)实现专人维护及管理。
 
  垃圾清运:清运车141台
 
  随着十堰加速推进“五城联创”,市政府连续几年将公厕、垃圾中转站建设纳入“十件实事”。目前,市环卫局高标准建成垃圾中转站35座,城区环卫收集清运车辆达141台,机械化清扫、冲洗车辆达27台,电动三轮保洁车达20台。2015年,市环卫局升级改造公厕73座,改造数量占总数的79%,其中27座公厕达到国家二类标准,46座公厕达到国家三类标准。
 
  项目建设:4个任务
 
  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市环卫局克服困难,积极推进4个项目建设:一是在已有35座垃圾中转站的基础上,再次启动30座垃圾中转站建设。二是引入北京排水集团,对西部垃圾处理厂渗滤液进行高标准处理。三是面积达5.43万平方米的刘家沟垃圾场成功封场,实现了环保目标。四是东风(华新)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稳步推进,该项目建成后,十堰城区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创新理念:3个“本色”
 
  近年来,市环卫局以提升城市宜居指数为目标,回应广大市民对城市环境卫生的新要求、新期待,创新“本色环卫”理念。一是主次干道见本色,做到“50米内不同时出现两个白色垃圾”的保洁标准;二是本色再现环卫设备容器,对主干道垃圾容器、护栏、箱体安排专人擦洗,确保其成为城市亮丽风景线;三是环卫工人见本色,开展文明示范路创建,严格落实“定时、定路、定责”环卫工作机制,大力弘扬环卫工人“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本色。
 
  温馨关怀:64座休息房
 
  市环卫局积极探索推进十堰环卫作业市场化,在发展大道、建设大道实行清扫保洁市场化有益尝试,道路清扫保洁质量、水平不断提升,改革效果显著。为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和休息环境,市环卫局目前已在城区建成64座休息房,统一配备了开水器、微波炉、取暖器等设施,彻底解决环卫工人工作期间缺少休息场所的问题。